微硅粉的應用-透水混凝土
透水地坪作為一種新的環保型、生態型的道路材料,日益受到人們特別是業界的關注,現代城市的地表多被鋼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蓋,與自然的土壤相比,普通的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、吸收熱量和滲透雨水的能力,隨之帶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,而混凝土也因此一直被認為是破壞自然的元兇,但只要使連續空隙得以形成,就能創造與自然環境的銜接點。
作為環境負荷減少型混凝土,透水地坪對于改善和恢復遭受破壞的地球環境是一種創造性的材料,使人類生活與大自然可以和諧相處,可持續的發展下去。
透水地坪也被稱為生態透水地坪,透水混凝土,無砂混凝土等,[1] 是采用骨料碎石,膠結料,添加劑,水泥,水等經過均勻攪拌,攤鋪成路面。具有比傳統混凝土更高的強度和耐久性,能滿足結構物力學性能、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年限的要求;具有與自然環境的協調性,減輕對地球和生態環境的負荷,實現非再生型資源可循環性使用;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,能為人類構筑溫和、舒適、便捷的生活環境。
透水地坪能夠使雨水迅速滲入地表,有效地補充地下水,緩解城市熱島效應,保護城市自然水系不受破壞,具有很強的環保價值。同時,它解決了普通路面容易積水的問題,提高行走的安全性和舒適性,對于改善人居環境也具有重要意義。
透水混凝土在保留傳統混凝土特性的基礎上顛覆了其色彩單一灰色,呈現出繽紛多樣的色彩表現。運用不同的顏色使地面與建筑、景觀相融合,創造出溫馨和諧的生活環境!
透水混凝土因膠結界面質量較差的原因一直制約著其強度,摻入一定量的微硅粉能夠顯著改善其膠結界面質量,從而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。因為微硅粉密度比水泥小,等質量取代水泥后,膠凝材料的體積增大,填充了大量孔隙,并且微硅粉中含有大量的非晶態活性二氧化硅,能與水泥水化生成的氫氧化鈣,反應生成水化硅酸鈣凝膠,即二次水化,從而加強骨料與漿體的粘結力。
經過大量試驗數據表明,當摻入6%的微硅粉時,透水混凝土抗壓強度和透水性相對達到最優。